荆轲网

公务员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荆轲网 > 知识大全 >

2023年省考160笔面双第一上岸,讲讲复习建议吧(全文篇幅较长,干货满满)

2024-10-25 荆轲网
公考纪实~全文比较长,都是我的公考核心干货,建议码住收藏~2023公考已上岸,谈一谈我的整体学习思路,我相信全部耐心看完会对公考备考的朋友帮助的!有需要可以私信我再交流! 分割线~~~~~~~~~~~~~~~~~ 终于尘埃落定,想趁热打铁写一下公考学习小思路。公考陆陆续续也参加了一些,毕竟是择业的大事,还是应该谨慎选择。尤其在地域和职位的选择上,找到需要且适合自己的。我之前一直很想留青岛或者杭州,奋斗疲了,想过简简单单的小日子,最后阴长阳错的去了北京,固然有老爸怂恿的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想明白了 需要一个更好的平台吧。当然如果考虑到薪资待遇、地域优势、生活压力、归属感、宜居程度等等的话,我真实想法是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得上杭州、南京,当然公考难度也是很大,而且我因为考试时间问题报了名也没有去考,想想还是有点遗憾。 如果综合竞争比和考试难度由高到低给公考排个顺序的话:国考—杭州南京—广深—青岛—北京。我最后是北京上岸,想来还是努力程度不够,虽然分数还是有点超预期,行测76、申论84笔试第一、面试结构化小组第一。其他参加了定向选调多一些,定向选调是神仙打架,要进面既看能力也看运气,山东省考青岛市南进面,面试竞争对手全考场第一。所以怎么说呢,公考的目标就是要争取笔面双第一,才比较保险,这个就是需要全身心准备+临场发挥+一点点点运气了。还参加了青岛选调,报的市直岗,一面过了二面结构化没去参加,因为北京已经政审了。这个一面刷人机制大家都摸不透,二面结构化练了这么多还是比较好过的,如果一心想考青岛,省考国考没上岸的话,青岛选调也是个保底的机会吧,虽然是事业编,但以后还有选择的余地。啰嗦了一大堆,开始讲讲我的学习思路叭~ 一、学习时长 二、公考题型 三、网课学习 四、学习材料 五、学习计划 六、错题总结 一、学习时长 我公考正式开始学习大概是从六月份左右开始的,前期四五月份有抱着了解的心态简单看过一些课程,没有做题,到12月份考试大概正式复习时间是四个多月的样子。期间还花了两个月左右准备毕业论文中期和结题(我们学校是两年半学制,1月份毕业,所以公考复习跟毕业论文的准备基本重合,时间比较紧张)每天学习时间平均下来5-6小时左右,建议还是平均8小时以上,我学习比较懈怠,对自己太放松了,所以国考省考成绩都没达到预期,还是很后悔的。 平均专注学习时长8小时左右,全力复习4-5个月,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11月定向选调考试,12月国省考考试,算下来如果没有毕业论文开题中期等等压力的话,最好七八月份也要开始,最晚最晚九月份,否则后期还要报岗位啥的会很焦虑的。有论文的话还是早早开始吧,越早越好,现在没事就准备起来吧~ 二、公考题型 题型分行测和申论,行测题量大部分省份在120-135。行测分为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个模块。申论分为小题和大作文。国考分为副省和地市,副省比地市多15题。总体来说各个省份试卷有所差异,但知识点基本无区分,按模块专项练习的时候各个省份都可以做,因为真题都是比较有价值的,各个省份也都在互相借鉴。建议后期套题演练的时候考国考、山东的伙伴们除了做国考、山东省考的题,做一下浙江、江苏,还有一些最新的联考省份的。比较有地域特色的有:上海市考、深圳市考、广东省考还有北京市考的申论,这些如果不是专门考这些地方,建议就别做了。 简单讲讲这些题型叭~ 1、常识15-20题左右 面特别广,法律、科技、政治、经济、人文等等,这个积累比较难,不需要特意复习,平时娱乐玩耍的时候记得积累积累点常识就好,其实很多都是一些初高中知识,这个模块我正确率不高,我一般放倒数第二做。 2、言语理解40题左右 主要就是中心理解、细节判断、逻辑填空,当然还有一些小题型排序、语句填空、接语选择啥的。尤其是中心理解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从后往前读!从后往前读!从后往前读!这真的能很快提速还相对保证正确率!逻辑填空就是要多积累词的意思,做好辨析,了解适用的语境和长挖的坑。听网课吧,方法技巧都有! 3、判断推理35-40题 这个模块题型比较多,分为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比较有趣,也是方法性很强,好好听课刷题! 4、数量关系10-15题 这个模块类似小学奥数题,什么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和差倍比,还有高中的排列组合和概率等等,题型很多,时间又紧张,除了大神我等普通人还是放在最后做,做自己擅长的题型,剩下的蒙b或c,最后如果幸运的话剩个十几二十分钟再做做,一般十几分钟能保证50%正确率也不容易。 5、资料分析20题 这个模块正确率是最能保证的,就是找数据+带公式+速算,但他的坑也是超级无敌多,我掉过无穷无尽的坑,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仔细再仔细。一些速算技巧必须用起来,不要硬算,好好看网课技巧,我下面有讲到,方法精讲是基础,只会硬算,后面的强化、名师专项点拨一定看看。为了资料分析提速我看了一堆课,其实罗艺的资料分析部分也可以看看,最重要的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熟练为主,必须熟练!不然掌握再多速算技巧也是花里胡哨。 6、申论:分为单一题(问单个要素,比如对策、意义、危害等等的某一个)、综合题(问多个要素,一般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公文题、大作文。其实主要的能力还是理解文意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申论还是比较看基础的,提分不太容易,不像行测一样容易提分,有些人裸考也能考很高,这个有时候还是需要一点文字功底和总结能力的,好好总结和练笔吧。 行测是比较容易提分的,申论在掌握技巧方法以后是比较看你二十多年的基础的,申论还是侧重考能力。行测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正确率,如果行测可以不限时间,我相信学了方法技巧后大部分人都能考90分左右。但行测难就难在时间短,要快速反应还保证正确。120分钟做120-135道题,去掉涂卡的10分钟,平均50秒一题。像常识、言语理解里的逻辑填空、判断推理里的类比和定义和逻辑、资料分析里的部分题,可以30s左右一题,其他一些题干长的言语、难算的资料分析、一眼看不出规律的图推,需要50多秒-1分半一题,数量能放就放吧,至少也得2-3分钟。 所以做题顺序很重要,时间分配也很重要!先做自己擅长的正确率高的!正确率要给自己定个目标,判断、资料、言语三大块目标80%以上,数量50%,常识60%,目标哦!目标行测80+分,是滴很难,但目标要定高一点,看公布的笔试成绩一些大神也是能达到的,我们要像大神看齐,对自己狠一点,别对自己太放纵! 做题顺序我一般是:判断-言语-资料-常识-数量。很多人推荐先做常识,因为用时短,不需要思考,但我正确率比较低,所以一般放倒数第二做,这样即使时间不够,常识没做完我也不会特别难过,当然知识面广常识做得好的伙伴们往前放。我的建议还是三大块 判断 言语 资料,放前面做,一般正确率高、技巧性强,一定要保证做完!常识和数量往后放。 时间分配的话,得有个目标:按135题算,建议判断40题 30-35mins;言语40题 30-35mins;资料分析20题 15-20mins;常识15题 7-10mins;数量20题 10-20mins(做三分之一或一半,蒙剩下的)。这是理想状态哦,达不到也得慢慢努力,有个目标,实际考试自己调节,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在一道题纠结个两分钟,机会成本啊!我一般做完三大块言语判断资料就先涂卡,毕竟后面时间也没剩多少了,常识做完再涂遍卡,剩下的数量再好好研究。建议像我一样涂卡吧,边做边涂浪费时间,全做完再涂风险太大,往往最后会来不及,毕竟一百多道题呢,涂卡也得涂半天。 三、网课学习 记住粉笔app!粉笔app!粉笔app!这几个月你一定离不开它!我乱七八糟课程视频看了一大堆(什么全网推的李委明、蔡金龙、奇鳞、花生十三、站长申论、顾斐、罗艺、邓淳、塌房的白白酱和大春等等等等),建议还是别浪费时间了。看来看去,粉笔980系统班还是最良心的!把这个课认真看完方法技巧啥的就差不多了。它分四个阶段:方法精讲、强化、套题、考前冲刺。还有一些配套课程。方法精讲听完只能是个60分上下的水平,这都是最最最基础的,是个准备公考学习的人这些方法都会。很多人觉得粉笔980系统班方法一般,可能他们大概也只是听了个方法精讲吧,这真的远远不够。重点提分实用的一些技巧还是强化课、配套课程里的名师专项点拨课和学霸养成课!尤其尤其这个名师专项点拨课!!!我当时还没听这些的时候听白白酱觉得醍醐灌顶,后来听了专项点拨原来都是粉笔的方法。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在前期学习的时候,我建议把所有的课先全部听完,不要按照它更新的速度听,浪费时间还断断续续,不系统。这也是我买了课以后,按它的学习安排听做题感觉很不顺的原因吧。我想我如果重来一次,一定不会再这么学习。我的失败经验总结就是,分门别类专项听完全部的课程(方法精讲、强化课、名师专项点拨、学霸养成),期间配合做题。建议听去年的或者网上找个买过今年1-2期的那种卖号的,别跟直播了,听回放,听课不要原速听,讲太慢了,浪费时间,1.5或2倍速听。而且跟直播他是按阶段来的,尤其是名师专项点拨应该10月份左右出,有点晚,早开始准备的话还是提早听。不能只听课,一定要配合做题,不然没有办法吸收,边听边做+听完一个模块全部的课程再花两三天专项做题。 听课顺序建议:行测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申论,数量关系放最后,毕竟我们数量可能也做不到几道题,常识送的那个课时间充裕可以吃饭睡觉前听听,别占用学习时间听。 课程质量的话每一期都差不太多,我觉得前1-4期吧,师资好一点,往后的几期很多老师我都没太听过。数量的高照、言语的郭熙、欧阳和赵晓曦、判断的聂佳、资料的唐宋和牟立志、申论的李梦媛、吴越、董盈辰、单淑玲等等都是名师,我除了自己那一期的课听了,还听了名师理论录播课里的其他名师的课,其实知识点都大同小异没啥差别,所以听一个老师就行,别像我一样浪费时间。 四、学习材料 我主要还是用的粉笔那一套教材+粉笔app历年试卷打印套题。做题就是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就行!粉笔那些模考题,后面套题训练的时候周末跟着做两三次感受一下考场氛围就好,解析课简单听听,可以看看排名和大家的分数啥的,但别因为排名焦虑也别在上面浪费时间,模考题出题思路跟真题有时候不太一样,别被带偏了。我国考时候因为真题做很多遍了,就经常跟粉笔模考,实际考试时候就是各种不顺手,跟模考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打印真题的话,在校生可以学校打印店,非在校生建议买个打印机或者淘宝便宜打印。专项练习的时候可以用粉笔app分模块练,可以从粉笔导出到notability,用ipad+pencil写写画画,可以打印出来,也可以买专项题集或者模块宝典啥的。练套题的时候就别买试卷了,直接用粉笔app里的历年试卷,打印出来做就好,很方便。 五、学习计划 我觉得公考学习三个要素:方法技巧+大量刷题+总结反思。很多人只做前两步,上上网课听听方法,刷刷题,就好了,分数一直停留在65上下,突破不了70,更不用说75了,这铁定考不上。错题总结和反思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好好总结才有可能实现量变到质变! 定向选调考试在11月份左右,国省考在12月,这样学习计划如果按7月初开始,时间也得紧张起来(期间还有报岗位、可能会关注一下的秋招、毕业论文等等的琐事,希望安心学习的时间多一些要早做打算,五月份就开始吧!) 7月前:了解公考,准备好学习资料跟网课 7月初-8月底:基础阶段,两个月时间网课学习+专项练习,分模块听完全部课程(方法精讲、强化、名师专项点拨、学霸养成),可以按我上面讲的顺序听,配合做题。其实这个阶段的做题如果买书或者专项做的话,他把用到的方法都告诉你了,是会感觉很简单的,所以听完一个模块的课花两三天做题巩固一下方法就可以,不用追求做题速度,慢一点先把方法掌握,基础打牢! 9月初-10月中旬:模块练习,打印出一套真题(先别用国考和自己省份以及浙江这些发达省份的,各省21年新鲜出炉的真题也先别用,这些留着练套题),挑出某一个模块专门练习。真题优先做近3-5年的,可以先做18、19、20年的,有时间再做其他年份。五年前的很多难题都是现在的简单题,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价值,现在很多新题都是旧瓶装新酒,老题改编来的。模块练比如上午练判断,分别找出三套真题的判断,每套40题,练三组,练完一套对答案,巩固方法,总结错题。一定得总结,我下面讲怎么总结错题。前期10-15天可以别太关注时间跟正确率,后期得有提速的意识!做好计划,每天练几个模块练几组!申论每天都得做至少一题,保持手感。 10月中旬以后:套题练习。11月考定向选调的话也就1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很紧张,所以说准备得趁早,不然挺难做完的。这个就得完全按考场练习,模拟氛围。打印前面说的几个省份的真题,国考和自己要考的山东省考优先做近5年的,浙江江苏做近3年的,以及21年新考的各个省份的题,30套左右的卷子,行测+申论,做题+总结,2-3天一套。当然申论也可以一周做一套,申论不是刷题刷出来的,平时还是每天做一题保持手感就好。大作文每周写1-2篇。 考前一周:冲刺阶段。看错题+看近五六年的准备要考的省份真题,比如山东 再仔细看山东省考侧重的考点,当然每天还是要做点题,限时做点套题。考前一定不能只看题不做套题,不然考前一定会生疏,没有题感!大作文记得看看热点和一些金句,到这个阶段大作文应该也写了不少了,总结自己的素材和万能开头结尾。申论小题多看看规范词和之前自己的总结。 六、错题总结 讲一下错题总结,做完题先对答案,但不要看解析。要先自己想想当时做题时怎么思考的,为什么选这个错误选项?是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哪些积累不到位?再带入正确选项看能否理解这么选的原因,最后再看解析。 自己觉得有必要的错题建议分模块整理下来,写明考点、常见坑、以后做类似题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思路。可以单题整理打印,也可以粘粘贴贴到错题本。很多人觉得在原题做标记也可以,但我一般很少再回去看原题复习了,我觉得整理错题+总结更系统,看个人选择了,觉得单题整理浪费时间也可以做标记,但一定要回头复习。 申论小题对答案一看踩点关键词,写的点全不全;二看逻辑和总结词,看提炼归纳的总结词和整个答案的逻辑,理清材料脉络;三看规范词,有一些简洁规范的表述可以积累。大作文就是首要看跑没跑题,总论点和各个分论点有没有跑偏,再看论证观点的方式多不多样,素材用的合不合适,开头结尾有没有金句等基本就好,做好素材的积累,积累一些万能表达。这个错题总结环节很重要,一定要隔几天复习一次,每周周末再复习一次,强化记忆,规避同类错误。 正式考试在前期准备还可以的情况下,心态一定得稳。有时候平时做题不错,但考场上就是没有题感,做的很不顺,临场发挥特别重要,心态一定要好,少看表,按平常模拟套题训练的节奏来就好~不骄不躁 就稳稳上岸啦^ - ^ 关于面试~ 面试我学了结构化,临时复习了三四天结构化小组,面试准备了两个月左右,上过线下+线上课,考山东和北京的话也有老师推荐,有时间再写一下~啰啰嗦嗦了一大堆,我的全程备考思路,私以为干货满满,尤其是复习了一顿时间进入瓶颈期或者有过公考经验的朋友应该看完会深有体会,希望有所帮助~有问题可以私信哦~ 一些备考资料有需要我也可以放出来~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长按复制 kekepap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