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时评拆解:补齐短板凸显全面小康成色

荆轲说:
这篇文章主题是与“脱贫攻坚战”相关的,是我们现在申论的重要考点,同时本文结构清晰,论证手法多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模仿。
文章整体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首段用社会现象引出话题“全面小康的短板”,过渡段描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优秀成果,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在短板上下功夫。接下来用三个段落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精选范文原文鉴赏
补齐短板凸显全面小康成色
程 焕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5版)
一场秋雨过后,乌蒙山区寒意渐起,层层云雾中,村寨民居若隐若现。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是贵州毕节最后3个未摘帽贫困县。这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等问题,一度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
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补短板的过程。这几年,贵州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现在,贵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投建了数百个骨干水源工程,还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等。这些成绩值得肯定。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在攻坚上下功夫,把个别地方还存在的交通、医疗、教育、住房和饮水安全等短板切实补上,保证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掉一户。
补短板要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务求精准发力。农村公路犹如“毛细血管”,关乎农民安全出行和产业发展。64岁的赵才富是纳雍县骔岭镇小屯村贫困户,家住半山腰,尽管通组路修到了寨子,可距他家还有一段距离,每次进出都要翻越一座土坡。今年,村里对老赵家门前的土路实施了硬化,“下雨天出门不怕摔跟头,关键是汽车能开到家门口,再也不愁山货卖不出了”。如今路面硬化了,老赵和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腰杆也挺直了。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