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网

公务员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荆轲网 > 知识大全 >

2024年学习用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24-10-25 荆轲网

学习用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出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文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倶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思想境界应该比封建士大夫高得多,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

——习主席《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


杜甫这首歌行体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秋八月。安史之乱中,杜甫一家历经坎坷辗转来到成都,在西郊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草堂,有了栖身之所。不料这年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草堂上的茅草,夜间一场暴风雨又袭击了他的茅屋,弄得屋漏床湿。运途多蹇、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不朽诗篇。

这首诗最为撼人心魄的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句,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庇”,广泛地庇护;“寒士”,本指贫穷的读书人,这里泛指所有贫寒的人们。意为: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让普天下贫寒的人们都能得到庇护,让他们欢乐开怀。面对着“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苦难处境,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长按复制 kekepap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