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帝都|关于部委|一些感悟|一些故事

本人85后,某环京省人,本硕某新晋天坑专业老四所毕业,这个专业号称艺术里最理工的、理工里最艺术的。专业是好专业,不幸被房地产的不景气摧残的至今前路未卜。
近几年,对于我们这个天坑专业临近毕业的年轻人,考公成为了对冲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经常有师弟师妹向我询问就业选择与如何留在帝都并收获一份稳定工作的问题,其中不乏 备战国考 甚至 BW进面 的佼佼者。作为半个过来人,我自工作后,在帝都生活了10年,身边的人和事还是经历了一些,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为某环京省人,毕业来帝都几乎成了“宿命”,且大家天生有严重的“恋京”情节。我毕业那会儿房地产还处在四万亿的最后繁荣期,同学们研究生毕业来京基本都能进专业对口的国企,一是那会儿收入看涨,二是能顺利解决京户问题。为什么要有京户,懂得都懂,不再赘述。
解决京户主要有两个路径,要么市属国企或应届帝都生源考市直区直gwy通过 市人社局 解决,要么进央企或BW通过 人社部 解决。当然积分落户也是一条路但性价比不高,懂得都懂,即便拿到也大都奔四奔五了,黄花菜都凉了。
我自己走了应届生进国企这条路,我还有个死党发小走的是BW那条路。我俩学的专业相近,他所在的BW是我们专业金字塔尖的行政机关,我们聊的比较多。他参加国考时考公热度还没现在这么高,报录比大概100:1,他是一路过关斩将加上运气加持,总算进入体制修成正果,顺理成章获得了帝都户口。我们俩一个混 国企 一个拼 体制,算是平行的两条路。
我虽没参加过国考,但对万人过独木桥的国考大军敬佩有加,毕竟人的本性都是慕强的。本以为我发小的励志故事会激励一代代怀着留京梦的考公年轻人奋发图强、拼搏上岸,而随着近几年各行各业尤其是房地产的不景气,加上00后们对帝都这一老牌一线的无感(更多是“无力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85后这代人选择的合理性以及现在即将做出选择的90后甚至95后们正在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他们背后的“留京观”是否成立。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我们不可能完全左右自己的命运,但至少在某些关键阶段尚有选择的权利……亦或许只是我们“被时代所选择”。
我不免扪心自问:
① 留在帝都获得那张证明身份的浅蓝色薄纸是否还值得我们单向奔赴、一生所往?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