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省考备考 | 如何破解评论型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在申论考试中属于高频考点,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综合分析可以分为解释型综合分析、评论型综合分析、启示型综合分析。从往年考试情况来看,解释型综合分析考察频率较高,评论型和启示型综合分析虽然考察频率稍低,但三种题型在往年国考均出现过,都需要复习到位。
1、什么是评论型综合分析
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型很容易识别,当题干让我们“谈谈对(现象/事件)的看法/评价”时,就可以判断题型为评论型综合分析。这种问法的本质是从材料中找出作者的态度,再围绕观点进行分析。对现象或事件的看法要依托于材料,找出作者的态度。
例: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
(3)不超过250字。
2、评论型综合分析的答题思路
评论型综合分析答案应该呈现出总分总的答题逻辑,即:第一步先根据给定材料表明观点(作者的观点);第二步围绕着观点进行分析(多数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及不合理性,进行辩证分析);第三步提出对策或得出结论。
寻找要点时围绕着分析对象、主题进行展开寻找即可。
3、实战练习
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这是某大学社会学系G教授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社会当中的普通人怎样生活,怎样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是不是促成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2014年某研讨会上,G教授称自己一直比较关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曾经对此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按照常识,如果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拥有同样的硬件条件或者数据终端,按道理来说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各种各样的机会。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她说。
但经过实际研究,她发现,现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常常被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