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的辽宁省考行测78分的经验和不足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
楼主参加了辽宁2024年8月的省考,行测78+。因为申论不高且有AB卷之说,没法统一标准。我这个行测分这次在辽宁其它各市大约能排进前5,在沈大只能排到20~30。所以这里仅谈谈行测自己的心得和不足。以便和大家交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形成某种方法论,以便以后更好的考试,更好地做事,更好地做人。
一、主观因素:楼主背景
二、客观因素:报班、资料、准备时间、后勤补给、思想意识等
三、各模块一览表
四、不足之处
五、精神动力
六、对社会现状的一些看法
七、未来打算
一. 主观因素:楼主是大龄考生,本科工科学历,普通211。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对策,保证“人和”。我总结的只是适合自己的办法。16年考过一次国考,复习13天。行测73。申论很惨A卷(而且是认真准备的),50多好像,“水”的主题。
二. 客观因素
a) 报班:我对学习的光线、温度、座椅舒适程度等“地利”因素极其挑剔,所以从没报过班。行测没看过网课。但是后来面试报了地面班,在沈阳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去了几次家乐福,洗了几次澡,挺高兴。
b) 资料:辽宁行测真题、国考近年行测真题、四川行测真题(之前本来想考四川,后来闹心没去)
c) 准备时间:0801~0821,20天。认真、全职准备。8点~13点,16点~22点。这是我喜欢的作息。我晚上基本22点以后才吃晚饭,中间垫巴点水果或者煎饼。因为我一吃饭就困,这也是我3年适应的。如果再给我20天准备时间,我估计我也就是这些分,这个行测分是我的极限水平,我想我的能力是有天花板的。但是申论绝对需要时间的累积,我申论准备的时间不足。
d) 后勤补给:水壶烧开的水、希诺保温杯、西红柿橙子橘子猕猴桃、辉山鲜牛奶、洗澡、质量好的睡眠包括午睡。
e) 减法:不带手机。带手表,石英的。
f) 备考地点:一开始本市,后来去了沈阳市图书馆三楼自习室凑热闹,发现自习室桌子太小,小姐姐倒是很好看,后来还是回到本市。
g) 心态:别总想着考70、80就行了。行测的答案是死得,一定要立足在120分钟之内答100分满分,在训练中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才行。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