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资料分析如何提速(总结版)

有没有这样的小伙伴,资料分析每次都错个4、5道,花费时间35+分钟。被机构老师、上岸的大神标注为基础不牢,需要打基础。关键是,让我怎么打基础?去听视频课吧,我全听过,自我感觉是浪费时间;看公式总结吧,全都知道。那如何办呢?懒人分享最近在做的事:刷国考真题。前面是方法分析,后面是自己总结的秒杀小技巧,算是文末小彩蛋,可以看看。
最开始不管对错,做的所有题咱都听视频讲解。这里有三大好处:一是对错的题进行知识点巩固,因为错了,所以记忆深刻,完善知识点;二是对做的慢的题进行思维拓展和技巧积累。我们好多题虽然做对了,但是做题方向、速算技巧走了最远的那条路。这个其实是重点,我们很多知识点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具备很多做题小技巧和捷径思维;三是对新掌握的技巧进行应用。我们什么知识点知道,总是做不对?是因为我们对知识点的运用不熟悉资料分析能考的技巧就那么多,前一篇文章你掌握了,后一篇就会运用到。边学边用,在用中学,学中用,反而更能夯实基础,熟练掌握
。
当你将近10年国考资料分析全部做完,每个视频品完后。你的题感会变得特别好:什么时候用精算、什么时候取三位估算、什么时候可以将题转化为平均值进行计算……
懒人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懒人将自己整理的一些小技巧出来,全是做题总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规则1:选项第二位不同的时候,四舍五入保留三位计算。
规则2:求两组数据和的差,分别计算再相加速度更快。比如:求“十二五”比“十一五”GDP平均每年增长多少。当数据为折线或柱状图表示的时候,我们不是将“十二五”和“十一五”加出来作差,而是将对应年做出求和,这样即不同意计算错误,计算更快。
规则3:选项出现十倍关系的时候,注意不能再用首数字而确定选项,需要考虑数量级。如:选项A、8.5% B、25% C、不足1% D、2.8%的时候。不管是直除还是结尾修正,或者其他,我们首位商不到1的时候,会直接选C。很多题会在这里挖坑,答案是8.5%,只要知道有这个坑,十倍这种数量级的差距一眼就出来,但是不知道的情况下,很容易选错。
规则4:折线图、扇形图为选项时,用最值做第一步计算。如,下图能反应2011年-2015年GDP增量变化趋势的是?我们每个都算特别容易错还慢,根据材料或者选项算出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再根据其他来选。最值一般差距很明显,一眼就可以看出,无形中减少计算量。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