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如何“一分不浪费”?资深高考规划师给出三个忠告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6月7日开考。今年高考,各地在高招政策及志愿填报规则上,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稳定”。由于前三批推进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今年高考均非首次落地执行,第四批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新高考仍未落地(将于2024年落地),因此今年各地的相关政策与近两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对今年的考生来说,在志愿填报时可以将往年的位次及录取数据作为参照。
然而在志愿填报面前,大部分考生及家长仍是“新手”,内心还有诸多疑问:志愿填报要从哪下手?海量的数据资料怎么高效使用?按照什么策略填报才能做到“一分不浪费”?还有哪些“坑”和误区要避开?……
针对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新京报记者对话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资深高考规划师蒋叶光,除了给出志愿填报的基本思路及策略外,还针对考生及家长们容易忽略、容易陷入误区的问题给出三个忠告。
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资深高考规划师蒋叶光给出了志愿填报的基本思路及策略。受访者供图
先进行分数换算定位,准确锁定院校范围
志愿填报第一步要做什么?蒋叶光指出,填报之前考生首先要进行分数换算,给自己进行定位。考生会拿到很多数据,包括往年各省的一分一档数据和高校录取数据,把自己今年的分数换算,看自己今年考出的分数在往年能够当多少分用。
这里需要注意,不要看裸分,正确的换算方法是,拿着今年的分数通过查询一分一档,确定自己今年在省内的位次,然后对应看往年的一分一段中相同位次大概是多少分,这其实就是“等效分”,再用等效分去比对当年各个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就能确定今年可以报考的学校的大概范围。
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已经有了明确意向,这样填报起来是相对容易的,蒋叶光建议考生可直接参考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看各个学校的这一专业哪些评估为A+或A,再用自己的分数去比对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基本就可以锁定志愿填报的范围。但是方向性很明确的家长和考生往往比较少,这时候就优先选学校。
蒋叶光建议,考生可准备三年的一分一段数据(因为每一年会有波动),进行3次换算定位和录取情况比对,这样圈定的学校范围才基本准确稳妥。“三年内录取情况比较稳定的学校,今年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也很小;如果某个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出现一年高一年低的情况,可以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如果认准备考,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针对性考试资料!
学员评价







